(推了推老花镜,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)你这情况啊,在初创企业里还挺常见。别慌,咱们一步步来,我干会计这行十多年了,给你支几招。
首先,你这些应付账款得搞清楚是啥性质的。要是供应商的货款,看看能不能跟人家商量下,把账期再延一延,或者分期还一点,这样应付账款余额就能降下来。要是有些应付账款实在没法付了,比如老板决定不要某个设备了,那对应的应付账款就可以转成营业外收入,不过这得有充分依据,税务上也得能说明白。
那些借进来的钱,你得理清楚来源。如果是股东借款,让老板抓紧写个股东会决议,明确这是投资款,把借款转成实收资本,这样负债就少了,资本金也充实了。要是其他个人或公司的借款,也得跟他们沟通,看能不能转成投资或者延长还款期限,把短期负债变成长期负债,这样报表看起来压力小点。
还有啊,你之前挂的开办费,按照会计准则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,这样也能减少点负债压力。社保、工资这些正常支出就别动歪脑筋,按规定处理就行。
最后,跟融资方沟通的时候,态度要诚恳,把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你的处理方案给他们讲清楚,让他们知道你有清晰的规划来改善财务状况。
(推了推老花镜,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)你这情况啊,在初创企业里还挺常见。别慌,咱们一步步来,我干会计这行十多年了,给你支几招。
首先,你这些应付账款得搞清楚是啥性质的。要是供应商的货款,看看能不能跟人家商量下,把账期再延一延,或者分期还一点,这样应付账款余额就能降下来。要是有些应付账款实在没法付了,比如老板决定不要某个设备了,那对应的应付账款就可以转成营业外收入,不过这得有充分依据,税务上也得能说明白。
那些借进来的钱,你得理清楚来源。如果是股东借款,让老板抓紧写个股东会决议,明确这是投资款,把借款转成实收资本,这样负债就少了,资本金也充实了。要是其他个人或公司的借款,也得跟他们沟通,看能不能转成投资或者延长还款期限,把短期负债变成长期负债,这样报表看起来压力小点。
还有啊,你之前挂的开办费,按照会计准则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,这样也能减少点负债压力。社保、工资这些正常支出就别动歪脑筋,按规定处理就行。
最后,跟融资方沟通的时候,态度要诚恳,把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你的处理方案给他们讲清楚,让他们知道你有清晰的规划来改善财务状况。
更多
竹子老师
回复
木森老师
07月08日
(拿起笔,在草稿纸上写了两笔分录)计提和支付印花税的分录,讲究个“先提后缴”,按规矩来,听老夫给你说道说道:
---
1. 计提第二季度印花税
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,印花税需要先计提,再缴纳。
分录:
借:税金及附加 3.795元(12650元 × 0.03%)
贷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印花税 3.795元
说明:
- 印花税直接计入“税金及附加”科目,不影响成本或收入。
- 如果第二季度有其他应税合同(如采购合同),需要合并计算税额,一并计提。
---
2. 支付第二季度印花税
实际缴纳时,直接从银行支付,冲销“应交税费”。
分录:
借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印花税 3.795元
贷:银行存款 3.795元
说明:
- 如果金额较小(比如不到500元),部分企业可能直接支付并计入“税金及附加”,省去计提步骤。但按准则,计提和支付是规范操作,建议别偷懒。
---
完整流程示例
1. 计提时:
借:税金及附加 3.795元
贷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印花税 3.795元
2. 支付时:
借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印花税 3.795元
贷:银行存款 3.795元
---
注意事项
- 金额准确性: 印花税是小额税种,但计算时别马虎,小数点后两位要精确。
- 凭证留存: 缴纳印花税后,保留电子税务局的完税凭证,附在分录后面。
- 零申报情况: 如果第二季度没有应税合同,可以直接零申报,不做分录。但你有这笔收入,必须计提!
(喝完茶,慢悠悠地说)印花税虽小,但关乎税务合规,刚开的公司更得注意细节,别让小问题拖后腿!
竹子老师
回复
木森老师
07月08日
(摘下老花镜,眯眼瞅了瞅)刚成立的小公司,业务少,第二季度只有12650元收入,印花税咋报?听老夫给你捋捋:
1.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:
- 你们是小规模纳税人,卖饮料开的是普票,属于“销售货物”合同。根据《印花税法》,销售合同按价款的万分之三贴花。
- 这笔收入12650元是含税价,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是价外税,所以计税依据是不含税收入。不过,小规模纳税人开普票时,收入已经是含税价,申报印花税可以直接按合同金额(即12650元)计算,不用扣减增值税。
2. 申报方式:
- 如果第二季度只有这一笔收入,且没有其他应税合同(比如采购合同、借款合同等),那印花税就按12650元的万分之三申报,也就是3.795元。
- 如果还有其他合同(比如采购原材料签了合同),也得把采购合同的金额算上,合并申报。
3. 零申报的情况:
- 如果第二季度真的没有任何合同(连采购合同都没有),那印花税可以零申报。但你这有一笔销售收入,所以得按规矩来,不能零报。
4. 实操建议:
- 登录电子税务局,找到“印花税申报”模块,选择“购销合同”,填上12650元,系统会自动计算税额。
- 如果税务要求严格,可能会查合同,你保存好销售合同和发票,以备后查。
(敲了敲桌子)总之,按12650元申报印花税,别漏了!刚开的公司,税务底子要干净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