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账征收个人经营所得税按年计算,但通常需要按月或按季度预缴税款,在年度终了后进行汇算清缴,具体如下:
1. 按年计算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》规定,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、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,为应纳税所得额。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,计算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。
2. 预缴方式
- 按月预缴:部分纳税人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按月预缴。一般在每月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。这种方式能让纳税人更及时地根据当月的经营情况进行税款预缴,使税款缴纳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更匹配,便于资金安排和税务管理。
- 按季预缴:这是较为常见的预缴方式。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。按季预缴综合考虑了一个季度内的经营情况,对于经营波动相对较小的纳税人来说,计算和申报相对较为简便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每月申报的工作量。
3. 汇算清缴: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,纳税人需对全年的经营所得进行汇算清缴,多退少补。通过汇算清缴,能够准确核算全年实际应缴纳的税款,确保税款的公平性和准确性,同时也体现了税收的完整性和严肃性。
查账征收个人经营所得税按年计算,但通常需要按月或按季度预缴税款,在年度终了后进行汇算清缴,具体如下:
1. 按年计算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》规定,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、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,为应纳税所得额。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,计算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。
2. 预缴方式
- 按月预缴:部分纳税人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按月预缴。一般在每月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。这种方式能让纳税人更及时地根据当月的经营情况进行税款预缴,使税款缴纳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更匹配,便于资金安排和税务管理。
- 按季预缴:这是较为常见的预缴方式。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。按季预缴综合考虑了一个季度内的经营情况,对于经营波动相对较小的纳税人来说,计算和申报相对较为简便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每月申报的工作量。
3. 汇算清缴: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,纳税人需对全年的经营所得进行汇算清缴,多退少补。通过汇算清缴,能够准确核算全年实际应缴纳的税款,确保税款的公平性和准确性,同时也体现了税收的完整性和严肃性。
更多
小智老师
回复
曦月老师
2025年06月16日
(皱着眉头,双手抱臂)没发票的6.3万要特别小心!这是税务雷区,处理不好就是所得税调增+罚款风险。给你支三招:
1. 白条入账的合规操作:
- 用“付款审批单”代替发票
- 附:退货验收单、银行付款回单、双方签的退款协议
- 会计分录:
借:应付账款-XX客户 6.3万
贷:银行存款 6.3万
2. 税务处理技巧:
- 在年度汇算清缴时,做纳税调增(无票支出不得税前扣除)
- 若对方补开发票(可能性低),可追补至对应年度
3. 补救措施:
- 让销售/业务部门补签《债务清偿协议》
- 协议里写明:“该6.3万为最终结算,不涉及增值税”
- (突然拍桌子)注意!千万别写成“赔偿款”,否则要代扣个税
4. 极端情况处理:
如果税务较真,可以说这是“销售折让”:
- 借:主营业务收入(红字)6.3万
- 贷:应付账款(红字)6.3万
(但需要当年已确认收入,且折让发生在收入确认同期)
(压低声音)实操中很多企业直接放其他应付款,但稽查时要有完整证据链。记住:无票支出不是不允许,但得证明业务真实性!
小智老师
回复
曦月老师
2025年06月16日
(扶着办公桌起身,手指点着账本)小姑娘,你问得好!这7.28万的处理确实有讲究,我拆开给你讲透:
关于坏账处理的底层逻辑:
1. 应收账款本质是“钱”,不是“物”。客户欠你7.28万属于债权损失,和存货没关系
2. 会计准则要求:预期收不回的钱要先计提坏账准备(借:信用减值损失,贷:坏账准备)
3. 但如果是直接核销,没计提过的话:
- 小企业实操中可直进管理费用(虽然不规范但常见)
- 规范做法应通过“信用减值损失”科目
你公司的情况建议:
1. 若此前从未计提坏账:
- 借:信用减值损失 7.28万
- 贷:坏账准备 7.28万
- 然后核销:
- 借:坏账准备 7.28万
- 贷:应收账款 7.28万
2. 如果嫌麻烦(不建议):
- 直接:
- 借:管理费用-坏账损失7.28万
- 贷:应收账款7.28万
6.3万退款的正确处理:
1. 既然是支付给客户的退款:
- 借:应付账款-客户 6.3万
- 贷:银行存款 6.3万
2. 注意要与客户签退款协议,注明是尾款清偿
为什么不能走存货损失?
- 旧机器退回来是另算的6.3万,和7.28万应收账款是两码事
- 应收账款是“钱”的损失,存货损失是“货”的损失,性质不同
(从抽屉掏出红色记号笔圈出重点)记住:客户欠钱不还属于信用损失,退货赔钱属于经营损失,要分两条线处理,税务稽查时才不会扯不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