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推了推老花镜,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边写边说)
学员啊,这个情况属于典型的三角账务差错调整。咱们分步骤来理:
第一步:理清原始错账
2022年A公司打款1万给B,结果B错误下账到C账户。这时候:
- A的账:借其他应收款-B 1万,贷银行存款1万(正确)
- B的账:本该借银行存款1万,贷应付账款-A 1万,结果错记成贷应付账款-C 1万
- C的账:突然多了一笔其他应付款-B 1万,但实际没收到钱
第二步:分析现在的情况
现在B要开票1万,要求你们再打1万给A。这相当于B通过开票冲销之前对C的错账,同时用你们的付款完成资金闭环。
第三步:A公司调账方案
1. 冲销原挂账:
```
借:应付账款-B 1万
贷:其他应收款-B 1万
```
(把原来挂B的应收款和现在挂B的应付款对冲)
2. 处理新付款:
```
借:应付账款-B 1万
贷:银行存款 1万
```
(根据B的开票内容,如果是费用类发票,可能需要借记费用科目;如果是往来款,就保持应付账款)
第四步:验证平衡性
- 原错误挂账1万(A→B错成A→C)已通过第一步冲销
- 新支付1万(A→B)形成新的应付账款记录
- 最终A的总支出:2022年1万(错付) + 本次1万(纠正)= 2万
总收回:本次B开票对应的1万(假设是费用报销或往来款)
差额1万需明确性质(如属于前期差错更正,需通过"以前年度损益调整"处理)
关键提醒:
1. 让B出具书面说明,解释错账原因及本次付款的关联性
2. 检查C的账务是否同步调整(B应借记对C的其他应付款1万)
3. 若涉及跨年度调整,需考虑汇算清缴影响
4. 银行回单备注一定要写清"归还XX年XX月错付款"
(敲黑板)记住:三角债调整必须三方账务同步处理,光平A的账没用,要盯着B和C的账一起调!
(推了推老花镜,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边写边说)
学员啊,这个情况属于典型的三角账务差错调整。咱们分步骤来理:
第一步:理清原始错账
2022年A公司打款1万给B,结果B错误下账到C账户。这时候:
- A的账:借其他应收款-B 1万,贷银行存款1万(正确)
- B的账:本该借银行存款1万,贷应付账款-A 1万,结果错记成贷应付账款-C 1万
- C的账:突然多了一笔其他应付款-B 1万,但实际没收到钱
第二步:分析现在的情况
现在B要开票1万,要求你们再打1万给A。这相当于B通过开票冲销之前对C的错账,同时用你们的付款完成资金闭环。
第三步:A公司调账方案
1. 冲销原挂账:
```
借:应付账款-B 1万
贷:其他应收款-B 1万
```
(把原来挂B的应收款和现在挂B的应付款对冲)
2. 处理新付款:
```
借:应付账款-B 1万
贷:银行存款 1万
```
(根据B的开票内容,如果是费用类发票,可能需要借记费用科目;如果是往来款,就保持应付账款)
第四步:验证平衡性
- 原错误挂账1万(A→B错成A→C)已通过第一步冲销
- 新支付1万(A→B)形成新的应付账款记录
- 最终A的总支出:2022年1万(错付) + 本次1万(纠正)= 2万
总收回:本次B开票对应的1万(假设是费用报销或往来款)
差额1万需明确性质(如属于前期差错更正,需通过"以前年度损益调整"处理)
关键提醒:
1. 让B出具书面说明,解释错账原因及本次付款的关联性
2. 检查C的账务是否同步调整(B应借记对C的其他应付款1万)
3. 若涉及跨年度调整,需考虑汇算清缴影响
4. 银行回单备注一定要写清"归还XX年XX月错付款"
(敲黑板)记住:三角债调整必须三方账务同步处理,光平A的账没用,要盯着B和C的账一起调!
更多
曦月老师
回复
金田老师
2025年06月05日
车间临时工的的士费应计入制造费用-临时工费用二级科目。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处理建议:
---
1. 费用性质与科目归属
- 临时工的士费属于为生产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,因临时工参与车间生产或辅助工作而产生,与正式职工的交通补贴性质类似。
- 根据会计准则,此类费用应归入制造费用,因其与生产车间直接相关,但无法直接计入特定产品成本(需通过分配转入生产成本)。
---
2. 二级科目设置建议
- 制造费用-临时工费用:
该科目专门核算与临时工相关的支出,包括工资、社保、交通费等。若企业临时工费用较少,也可合并至“制造费用-其他”科目,但单独设置更清晰合规。
---
3. 具体做账示例
# (1)实际支付的士费时:
借:制造费用-临时工费用
贷:库存现金/银行存款
# (2)若需计提(如月末暂未支付):
- 计提时:
借:制造费用-临时工费用
贷:其他应付款-临时工费用
- 支付时:
借:其他应付款-临时工费用
贷:库存现金/银行存款
---
4. 注意事项
1. 凭证要求:
- 需保留的士费发票(抬头可以是公司或临时工个人),并注明用途(如“车间临时工XX日期交通费”)。
- 若无发票,需在税务上按“无票支出”处理,可能面临税前扣除风险(需与税务政策匹配)。
2. 税务合规性:
- 若临时工为长期固定雇佣,建议通过工资表发放并申报个税;若为偶然用工,需取得劳务费发票(税局代开发票亦可)。
3. 替代方案:
- 若企业已设置“应付职工薪酬-临时工”科目,可将交通费纳入其中核算,但需与工资、社保等统一管理。
---
总结
制造费用-临时工费用是最直接的二级科目选择,既能清晰反映费用性质,又符合会计配比原则。若企业财务制度允许,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科目名称(如“制造费用-交通费”),但需在账务中明确标注关联的临时工业务。
曦月老师
回复
金田老师
2025年06月05日
制造费用的二级科目设置确实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定,但一般来说,常见的二级科目包括以下这些:
1. 工资及福利费:
- 核算直接参与产品制造(如车间生产工人)的工资、奖金、津贴,以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福利费。这是制造费用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,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中的人工成本。
2. 折旧费:
- 指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(如机器设备、厂房等)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用。这部分费用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损耗,是制造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3. 修理费:
- 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,比如设备维修用的零部件、维修人员的劳务费用等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,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。
4. 机物料消耗:
- 指生产车间为维护生产设备等所消耗的各种辅助材料,像润滑剂、清洁用品等。这些物料虽然不直接构成产品实体,但对于生产的顺利进行是必不可少的。
5. 水电费:
- 生产车间消耗的水电费用,通常按照一定的方法(如工时、产量等)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。水电费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消耗,也是制造费用的一部分。
6. 租赁费:
- 如果生产车间是租赁的,那么支付的租金就计入这个科目。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或者临时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,租赁生产车间是一种常见的方式。
7. 低值易耗品摊销:
- 生产车间使用的低值易耗品(如工具、量具、刃具等)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,将其价值分期摊入成本的费用。这些物品价值较低,但使用频繁,需要合理摊销其成本。
8. 保险费:
- 生产车间相关的财产保险费用,例如为生产设备、原材料等购买的保险费用。保险是为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,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。
以上这些二级科目涵盖了制造费用的主要方面,但不同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,增设或调整一些科目。比如,有些企业可能还会设置“车间管理人员工资”“劳动保护费”等科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