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推了推老花镜,拿起红笔在草稿纸上边写边说)这种情况要分三步走啊:
1. 采购时先挂应付账款(含赠品)
借:库存商品 - 主产品(实际数量+赠品数量)
贷:应付账款 - XX供应商(合同总价含赠品)
2. 收到发票时调整成本
借:应付账款 - XX供应商(发票金额,不含赠品)
借:应收账款 - XX供应商(赠品对应金额)
贷:库存商品 - 主产品(冲减赠品成本)
贷:应交税费 - 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
3. 收到退款时冲销应收账款
借:银行存款
贷:应收账款 - XX供应商
注意细节:
- 赠品单独备注台账数量,仓库按实际入库数登记
- 合同里要明确"采购XX件送XX件"的条款,附件补充协议更安全
- 退款最好通过银行转账留痕,避免现金退回的税务风险
(敲黑板)这种操作要确保三个一致:银行流水、发票金额、合同数量相互印证,否则税务稽查时说不清!
(推了推老花镜,拿起红笔在草稿纸上边写边说)这种情况要分三步走啊:
1. 采购时先挂应付账款(含赠品)
借:库存商品 - 主产品(实际数量+赠品数量)
贷:应付账款 - XX供应商(合同总价含赠品)
2. 收到发票时调整成本
借:应付账款 - XX供应商(发票金额,不含赠品)
借:应收账款 - XX供应商(赠品对应金额)
贷:库存商品 - 主产品(冲减赠品成本)
贷:应交税费 - 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
3. 收到退款时冲销应收账款
借:银行存款
贷:应收账款 - XX供应商
注意细节:
- 赠品单独备注台账数量,仓库按实际入库数登记
- 合同里要明确"采购XX件送XX件"的条款,附件补充协议更安全
- 退款最好通过银行转账留痕,避免现金退回的税务风险
(敲黑板)这种操作要确保三个一致:银行流水、发票金额、合同数量相互印证,否则税务稽查时说不清!
更多